質譜儀作為一種重要的分析儀器,在化學、生物、醫學等眾多領域都有著廣泛的應用。下面就為大家詳細介紹質譜儀的工作原理。
樣品引入是質譜分析的第一步。不同類型的樣品需要采用不同的引入方式。對于氣體樣品,可以直接通過進樣閥將其引入質譜儀的離子源中。例如,在檢測空氣中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時,就可以利用這種方式。對于液體樣品,通常會使用液相色譜 - 質譜聯用技術,先通過液相色譜將樣品中的不同成分分離,然后再將分離后的成分依次引入質譜儀。比如在藥物分析中,很多藥物是溶解在溶液中的,就會采用這種方法。而對于固體樣品,則可能需要先進行氣化處理,比如采用熱解析等技術,將固體樣品轉化為氣體后再引入離子源。
進入離子源的樣品分子需要被轉化為離子,這就是離子化過程。常見的離子化方法有電子轟擊電離(EI)、化學電離(CI)等。以電子轟擊電離為例,它是利用高能電子束轟擊樣品分子,使分子失去一個電子形成帶正電荷的離子。這種方法產生的離子碎片信息豐富,有助于對分子結構進行分析。例如在分析石油中的烴類化合物時,電子轟擊電離可以得到各種烴類的特征離子碎片,從而確定其組成和結構。化學電離則是通過反應氣與樣品分子發生化學反應來產生離子,它產生的離子相對較為穩定,適合分析一些熱不穩定或難電離的化合物。
離子化后的離子需要根據其質荷比(m/z)進行分離和分析,這就是質量分析過程。常見的質量分析器有磁偏轉質量分析器、四極桿質量分析器等。磁偏轉質量分析器是利用磁場對帶電離子的作用,使離子按照不同的質荷比發生偏轉,從而實現分離。例如在早期的質譜儀中,磁偏轉質量分析器就被廣泛應用。四極桿質量分析器則是利用四極桿產生的交變電場對離子進行篩選,只有特定質荷比的離子能夠通過四極桿到達檢測器。這種質量分析器具有掃描速度快、靈敏度高等優點,在現代質譜儀中應用較為廣泛。
經過質量分析器分離后的離子需要被檢測和記錄。常用的離子檢測器有電子倍增器、法拉第杯等。電子倍增器可以將單個離子的信號放大,從而提高檢測的靈敏度。當離子撞擊到電子倍增器的表面時,會產生二次電子,這些二次電子又會撞擊其他電極產生更多的電子,最終形成一個可檢測的電信號。法拉第杯則是通過收集離子的電荷來檢測離子的數量,它具有穩定性好、線性范圍寬等優點。
離子檢測器檢測到的信號需要經過數據處理和分析才能得到有用的信息。現代質譜儀通常配備有專門的數據處理軟件,它可以將檢測到的信號轉化為質譜圖。質譜圖上的峰代表不同質荷比的離子,峰的強度則代表離子的相對豐度。通過對質譜圖的分析,可以確定樣品的分子量、分子結構等信息。例如在蛋白質組學研究中,通過對質譜圖的分析可以鑒定蛋白質的種類和修飾情況。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