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智科儀參與重慶大學實驗室整體搬遷項目案例詳解?
?一、項目背景?
2025年,重慶大學為優化科研資源配置,決定對生命科學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及分析測試中心的12個實驗室進行整體搬遷,涉及精密儀器設備300余臺(含LC-MS、SEM、核磁共振儀等)、生物樣本庫(-80℃冷鏈樣本)及危化品管理。校方通過公開招標,最終選定隱智科儀(上海)?作為總包服務商,要求搬遷后設備性能達標率100%、生物樣本零污染、項目周期控制在45天內。
?二、項目挑戰?
- ?設備高精密性?:超速離心機(120,000 rpm)、掃描電鏡(SEM)等設備對震動敏感,需納米級定位。
- ?生物樣本安全?:2000份細胞樣本及菌種庫需全程-80℃冷鏈運輸,溫控波動需≤±2℃。
- ?多學科協調?:涉及化學、生物、材料等多領域,搬遷順序需科學規劃以避免交叉污染。
- ?時間緊迫?:部分設備需在暑假期間完成搬遷并恢復使用,確保新學期科研進度。
?三、隱智科儀解決方案?
?1. 前期評估與定制化方案?
- ?三維激光掃描建模?:對實驗室布局、設備位置及通道尺寸進行數字化建模,規劃最優搬遷路徑。
- ?風險分級系統?:將設備分為A類(精密儀器)、B類(常規設備)、C類(危化品),制定差異化管理流程。
- ?生物樣本專用方案?:采用隱智自主研發的“智能冷鏈運輸箱”,集成溫控記錄儀與液氮備用系統,確保全程可追溯。
?2. 搬遷全流程執行?
??(1)設備預處理(7天)??
- ?校準與備份?:對LC-MS、核磁共振儀等設備進行預搬遷校準,數據云端備份。
- ?模塊化拆解?:由原廠工程師團隊拆解精密光學部件(如SEM鏡筒),使用防靜電真空包裝運輸。
??(2)分階段搬遷(25天)??
- ?第一階段(生物實驗室)??:
- 樣本庫優先搬遷,冷鏈運輸箱通過GPS監控,運輸途中溫度實時上傳至校方監管平臺。
- 超低溫冰箱(-80℃)采用“不斷電遷移”技術,由UPS電源車全程供電。
- ?第二階段(材料/化學實驗室)??:
- 掃描電鏡(SEM)使用氣墊懸浮運輸車,地面震動控制在0.1μm/s2以內。
- 危化品庫按《GB 15603-2022》標準分批次運輸,配備防爆箱及應急處理小組。
??(3)安裝與驗證(13天)??
- ?設備性能驗證?:通過3Q認證(IQ/OQ/PQ),例如LC-MS搬遷后信噪比(S/N)與原數據比對誤差≤1%。
- ?環境適配?:對新實驗室的電磁屏蔽、溫濕度進行72小時連續監測,確保符合設備要求。
?四、技術創新亮點?
- ?AI風險預警系統?:實時分析運輸車輛震動、溫濕度數據,提前預警潛在風險(如某次運輸中系統檢測到冷鏈箱門異常,自動啟動備用制冷)。
- ?毫米級吊裝技術?:針對核磁共振儀(5噸),采用液壓平衡吊具,水平傾斜度控制在0.01°以內。
- ?多線程協同管理?:通過隱智“LabMove”調度平臺,實現校方、設備廠商、搬遷團隊三方實時協作,工期縮短20%。
?五、項目成果?
- ?100%達標率?:所有設備搬遷后性能通過校方驗收,生物樣本活性保存率99.99%。
- ?零安全事故?:危化品運輸全程無泄漏,獲重慶市應急管理局通報表揚。
- ?效率突破?:實際工期42天,比原計劃提前3天完成,為校方節省停機成本超80萬元。
?六、行業示范意義?
該項目成為教育部“高校實驗室智能搬遷”標桿案例,隱智科儀的技術方案已推廣至中西部多所高校。其核心價值在于:
- ?全流程標準化?:從風險評估到售后回訪,形成可復制的SOP流程。
- ?跨界資源整合?:聯合設備廠商、冷鏈物流、安全監管等多方資源,解決復雜場景下的協同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