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流動相及樣品的準備
1、流動相的選擇,有機溶劑必須是色譜級,水必須是超純水或二次蒸餾水。
2、流動相用0.45μm孔徑的濾膜過濾(水和有機相所用的濾膜不同,有機相用
F膜,水相用水膜),超聲脫氣后置于儲液瓶中。
3、根據待檢測樣品的需要更換合適的色譜柱。
4、樣品溶液亦必須用0.45μm的微孔濾膜過濾后才能進樣。
二、 開關機順序
1、 開機順序:先打開泵、自動進樣器、柱溫箱、檢測器電源,再打開系統控制器的電源,點擊電腦中的Lc-solution工作站聯機,連上后能聽到兩次“嘀”的聲音。
2、 關機順序:與開機順序相反,即先關閉Lc-solution工作站→系統控制器→泵、自動進樣器、柱溫箱、檢測器。
3、 待設備自檢結束后,打開儀器對輸液泵及自動進樣器進行必要的Purge操作,排出相應流路中的氣泡,使新鮮溶劑在流路中得以置換;檢查輸液泵在動作前的壓力顯示值,必要時對此壓力值進行調零 。
三、 LC-solution 操作界面的進入及系統的開啟
1、 雙擊桌面上Lc-solution圖標,選擇屏幕左側“操作”項并單擊,在彈出的窗口中雙擊操作儀器所對應的圖標,彈出窗口后輸入用戶名ID及密碼,按“確定”進入儀器實時分析界面 。
2、 點擊助手欄中的“儀器參數”進入儀器參數設置界面,設置采樣時間,流動相流速及配比,檢測波長,柱溫等。在完成后點擊“下載”將分析參數傳輸至主機。
3、 分析方法的保存:選擇文件→另存方法文件為→選擇保存路徑→取名保存文件。該方法即作為當前運行的方法。
4、 打開儀器上的排空閥(逆時針方向旋轉180°),點擊儀器面板上“purge”
按鈕開始清洗5個流路3分鐘。
5、 系統的啟動:點擊“儀器開/關”鍵開啟系統(此時泵開始工作)
四、 進樣準備及單次進樣分析
1、 將樣品瓶放入自動進樣器中
2、 觀察基線及柱壓,待基線平直(-5~30mv),壓力穩定(0.5Mpa)時方可進樣。
3、 點擊助手欄中“單次分析” 鍵,出現采樣對話框。 在對話框中輸入“ 樣品名稱”,“樣品信息”,“方法文件名”,“數據文件名”,“樣品瓶號”,“樣品架號”,“ 進樣量”等樣品參數。
4、 填完后點擊“確定”鍵,儀器開始自動進樣操作。
五、 批處理分析
1、點擊批處理分析圖標,點擊助手欄中的“向導”。編輯方式為新建或添加,方法文件默認為當前方法,可根據需要選擇相應方法。
2、根據提示逐步輸入“開始樣品編號”、“進樣體積” →“樣品組數” →標準樣品“數據文件路徑、名稱”、“校正級別數”、“重復進樣次數”未知樣品的信息。填寫后“完成”。
3、保存批處理文件:文件→批處理文件另存為→路徑、名稱→保存。
4、啟動批處理:儀器處于“就緒”狀態后點擊助手欄中的開始批處理,開始運行。
六、 數據文件的查看及定量分析(外標法為例)
1、 點擊助手欄中的“再解析”鍵,點擊“PDA數據分析”打開數據處理窗口。
2、 打開文件收索器,定位至數據文件所在的文件夾,選擇文件的類型,雙擊文件名即可打開數據文件(此時可以查看峰面積、保留時間等參數)。
3、 點擊助手欄中的向導,逐步填寫相關信息直至完成。
4、 另存方法文件為→對話框選擇“是” →選擇保存路徑和名稱→點擊“確定”。
5、 關閉當前數據文件并保存。
6、 單擊左側助手欄中的“LC數據分析圖標” →在數據瀏覽器中找到要計算的數據文件并“打開”
7、 文件→加載方法參數→選擇以保存的方法文件,打開→對話框中選擇“是”,計算完畢。
七、 數據文件中報告預覽和打印
1、 報告模板的制作:點擊 Top 返回上級引導操作欄,助手欄中點擊“再解析”
—“PDA數據分析”—“數據報告” 進入報告界面。
2、 調入報告格式文件,用鼠標將報告格式文件拖拽到右側報告欄內即可。
3、 報告格式的制定和修改,可以通過點擊“樣品信息”、“方法信息”、“LC/PDA色譜圖”、“LC/PDA校正曲線”、“LC/PDA峰表” “LC/PDA結果”等內容圖標,拖拽鼠標到報告中確定位置,即可依次加入相應的統計信息。
4、 報告模板保存:文件—另存報告格式文件—Lc-solution路徑—文件名—保存。
5、 數據的打印:在文件收索器中選擇欲打印的數據文件,拖拽至報告模板中,
然后點擊助手欄中的打印按鈕即可。
九、實驗結束
1、實驗結束,用甲醇沖洗泵30min(若實驗時用酸或緩沖鹽做流動相時,先用
純水先沖洗泵60min,然后用甲醇沖洗泵30min)。
2、點擊“儀器開/關”鍵,停泵,待泵的壓力下降到0.5Mpa以下,按關機順序
關閉儀器電源 。
3、清洗工具,打掃實驗室,填寫《大型精密儀器設備使用記錄表》。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