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视频网站在线看-日韩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日韩人妻中文字幕一二三区-欧美日韩一区二区激情

相關服務: 島津Shimazu安捷倫SciexAB Sciex沃特世液相氣相液質ThermoAgilentWaters

當前位置:首頁 > 技術文章

液質聯用常用離子源選擇方法與技術特點

發布時間:2025/05/16 點擊次數:314

一、主流離子源類型與工作原理

現代液質聯用(LC-MS)系統主要采用三種大氣壓電離(API)技術:

  1. ?電噴霧電離(ESI)??
    通過高壓電場(2-4 kV)使流動相形成帶電霧滴,經氮氣輔助去溶劑化后產生氣態離子。ESI特別適合極性化合物,可形成多電荷離子(如蛋白質[M+nH]n+[M+nH]^{n+}),使大分子質量落在常規分析器檢測范圍內。

  2. ?大氣壓化學電離(APCI)??
    利用電暈放電(電流3-5 μA)使溶劑分子離子化,通過質子轉移反應使分析物帶電。適用于中等極性小分子(分子量<2000 Da),典型離子形式為[M+H]+[M+H]^+[M?H]?[M-H]^-

  3. ?大氣壓光電離(APPI)??
    采用紫外燈(通常10 eV)激發分析物分子電離,對非極性化合物(如多環芳烴)具有獨特優勢,需添加甲苯等摻雜劑提升效率。

二、離子源選擇的核心參數

選擇離子源需綜合考慮以下關鍵因素:

  1. ?化合物性質?

    • 極性:ESI適合logP<-2的極性分子,APCI適合-2
    • 熱穩定性:APCI工作溫度達400℃,不適用于熱不穩定化合物
    • 分子量:ESI可分析>100 kDa生物大分子,APCI上限約2 kDa
  2. ?流動相條件?

    參數 ESI APCI
    流速范圍 0.1-0.5 mL/min 0.5-2 mL/min
    緩沖鹽限制 <20 mmol/L <50 mmol/L
    pH敏感性 中等
  3. ?檢測需求?

    • 多電荷分析(如蛋白質組學)必須選擇ESI
    • 低極性小分子定量(如維生素D)優選APCI
    • 復雜基質中痕量檢測需考慮離子抑制程度(APCI抑制效應較ESI低30-50%)

三、特殊應用場景的離子源組合

  1. ?雙離子源系統?
    新型儀器可配置ESI/APCI復合源,通過快速切換(<20 ms)實現:

    • 同時分析極性代謝物和非極性脂質
    • 方法開發階段快速篩選最佳電離模式
  2. ?離子源參數優化?

    • ESI關鍵參數:噴霧電壓(±3-5 kV)、霧化氣溫度(300-500℃)、氣簾氣流量(10-50 psi)
    • APCI關鍵參數:電暈針電流(3-5 μA)、蒸發器溫度(350-450℃)、輔助氣流量(50-100 L/h)
  3. ?維護周期對比?

    • ESI毛細管:每周超聲清洗(甲醇:水=1:1)
    • APCI電暈針:每日檢查放電穩定性
    • 通用維護:每200小時清潔采樣錐孔

四、新興技術與發展趨勢

  1. ?納米電噴霧(nano-ESI)??
    流速降至200-500 nL/min,靈敏度提升10倍,適合微量樣品分析

  2. ?離子淌度兼容源?
    新型ESI源集成差分遷移率技術,可區分同分異構體(如糖基化修飾位點)

  3. ?AI輔助方法開發?
    機器學習算法通過化合物結構預測最佳離子源參數,減少實驗優化時間30%以上

正確選擇離子源需平衡化合物特性、方法靈敏度與維護成本。建議通過標準品(如利血平、氯霉素)進行系統性能驗證,確保方法轉移的可靠性。